关于加快红寺堡区农村水利工作的思考

[复制链接]
查看: 813|回复: 2

5万

主题

8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9498
发表于 2020-6-5 10:5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 红寺堡区农村水利工程基本现状共布置主支级泵站14座,总扬程299.05m,累计净扬程2  .35m,总装机容量10.1 万KW。布置扬水干渠5条91km,人畜饮水共建成西部,中部,新庄集四支干三大处人饮工程,解决了13.9万人的饮水困难。水利工程存在的问:农田水利配套工程不够完善,节水灌溉困难大,土地盐渍化、人饮工程都存在各类问题。通过各类政策措施、工程措施等改善农村水利工程中存在的困难。
  [关键词] 农村 水利工程 思考
  
  一、红寺堡农村水利工作发展现状
  红寺堡属宁夏扶贫扬黄灌区,其生存得益于黄河水,但其发展又受制于黄河水。红寺堡的发展关键在水,根本出路在节水。农村水利是开发区农业和农村的重要基础,对保障粮食安全、饮水安全、生态安全,促进农业节水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红寺堡灌区内水利骨干工程包括扬水泵站和扬水干渠,共布置主支级泵站14座,总扬程299.05m,累计净扬程2  .35m,总装机容量10.1 万KW。布置扬水干渠5条91km,设计引水量25m3/s;支干渠9条1 2.89 km,干渠、支干渠渠系建筑物108座。支渠1 2条459.13 km,斗渠1950条808.03 km,农渠2140条98 .40 km,支斗农渠建筑物 810座。人畜饮水共建成西部,中部,新庄集四支干三大处人饮工程,解决了13.9万人的饮水困难。这些水利工程的建设,使红寺堡亘古荒漠变成了良田,南部山区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二、制约红寺堡农村水利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一是水利设施配套尚待完善,渠道及建筑物配套不齐,尤其是庭院斗农渠未配套,现浇渠道损坏,部分渡槽、倒虹、支干渠过流量小,不能满足实际灌溉需求。二是实施节水灌溉困难大。红寺堡灌区按节水灌溉标准设计,一个流量灌溉3万亩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为0. 9。受投资所限,除小畦灌溉外,其它科技含量高的节水技术尚未普及,水利用率低。三是土壤盐渍化日趋严重。截止2001年底盐渍化农田面积达2.93万亩,土壤盐渍化总面积5万亩。四是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中部供水工程水源供水量不足。五是沟河道治理问题,目前有苦水河流域的苦水河、甜水河、大水沟、东泉沟、野池沟、沙泉沟,红柳沟流域的常家窑沟、蛇腰沟、碱井沟、洪沟,清水河流域的石炭沟段,因未治理或治理标准低,洪水威胁着农田、道路、村庄及学校的安全。
  三、加强红寺堡农村水利建设的工作思路
  为了实现红寺堡区的可持续发展,做好水文章,我们的发展思路是:实现“三个转变”,最终达到“一个目标”。三个转变:输水方式的转变,从渠道输水逐步向管道输水转变,减少输水损失,提高输水效率;灌溉模式的转变,变大水漫灌为小畦田灌溉,不断推广滴灌、管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新技术,提高水的利用率;产业结构模式的转变,压减玉米、小麦等高耗水低产出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葡萄、高酸苹果等低耗水高产出作物的种植面积,强力推进“3211”产业,最终达到节水、高效、避灾的目标,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进红寺堡的可持续发展。
  四、农村水利重点工作
  (一)灌区外围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按照“内节外扩”的治水思路,即灌区内通过管灌、滴灌、喷灌、小畦灌、节水改造、调整种植结构等措施节约水资源,在不增加红寺堡灌区用水总量的情况下,利用灌区内节约的水量在灌区外围发展高效节水补灌农业,利用扬黄灌区水资源优势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不断拓宽开发区移民脱贫致富渠道,全面推进开发区节水型社会建设步伐。
  (二)在灌区内发展设施农业
  发展以大小拱棚和二代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农业,实践证明,在红寺堡发展设施农业,是打破自然资源约束,扬光热资源之长,避水资源紧缺之短的重大举措,进一步挖掘扬黄水资源潜力,紧紧围绕有限的水资源和充足的光热资源,重点在灌区内发展节水高效的设施农业。
  (三)实施节水改造项目
  加大节水改造力度,逐步实施红寺堡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对风积沙化农田继续实施末级渠系砌护,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四)调整产业结构
  推进“3211”节水农业发展模式,在“十二五”期间发展30万亩葡萄,以红枣为主的经果林20万亩,设施农业10万亩。对葡萄大面积的实施沟植沟灌,逐步发展滴灌;压减小麦、玉米等高耗水低产出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葡萄、红枣等低耗水高产出作物的种植面积;逐步改变输水方式,提高输水效率。
  (五)继续抓好水利项目建设
  以高效利用扬黄灌溉水资源,全面推进红寺堡区节水型社会建设步伐为中心,完成红寺堡区节水灌溉示范工程、乌砂塘综合水源工程、鲁家窑生态移民及慈善工业园区供水工程。在水利设施配套不完善的区域大面积推广滴灌、管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水利设施配套较为完善的区域继续推行以节水改造技术为主的高标准畦田灌溉;按照内节外扩的思路在灌区外围发展高效节水补灌农业。快速推进红寺堡区节水灌溉技术步伐,力争将红寺堡区建成宁夏中部干旱带最大的节水灌溉示范区。
  (六)强化灌溉管理,建设节水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
  以节水为中心,大力推行计划用水和制度管水,积极推广和普及小畦灌溉、沟灌垄种和管灌、滴灌等灌溉新技术,努力挖掘地面节水潜力,继续按照指标供水和“一票到户”管理办法,尽全力为设施农业、葡萄、高酸苹果等提供用水保障。力争把红寺堡建设成全区乃至全国最大的“节水、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
  (七)扎实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继续坚持和完善“行动推动、项目带动、竞赛促动、宣传发动、部门联动”的农田水利建设机制,以解决群众吃水难、灌溉难为目标,组织实施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会战,力争开发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再上新台阶。
  (八)高度重视防汛抗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旱”的思想,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积极争取沟(河)道治理、水土保持等项目,不断提高防洪减灾能力,认真做好防汛值班、信息报送、雨情检测、应急演练等工作,确保开发区安全渡汛;完善抗旱预案,加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充分挖掘现有的供水潜力,提高蓄水能力,确保供水安全。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搞好农村水利工作,是实现红寺堡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是实践“三个代表”为民办实事的具体措施。要实现这项宏伟工程,必须通过各乡镇和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各级干部带头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要将此项工作纳入目标考核范畴,层层建立组织领导机构,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组织保障和政策保障机制,实行严格考核和奖惩。对项目实施好的加大投资力度,树立典型,带动全面,促进农村水利工作顺利开展。
  (二)资金保障
  实施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关键在于投入。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的投入,另一方面采取“一事一议”、以奖代补、项目带动、市场运作等方式,调动受益农户和其他社会各界参与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按照“放开所有权,搞活经营权”的要求,尝试推行工程建设股份合作制经验,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民主议事、组织协调等方式,充分调动农民投资投劳的积极性,发动农民群众投工、投劳,参与项目建设。在农民自愿和充分考虑农民承受能力的前提下,把政府补助与农民自筹挂钩,多筹多补,先干后补,以鼓励农民更多地投入。在部分群众自筹资金困难的乡镇村组,政府创造有利条件,实施政府贴息担保,适当为群众解决工程建设贷款难的问题。
  (三)水价保障
  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在保证工程良性运行和充分考虑灌区农民承受能力的前提下,按照“一次定价、分年实施、逐步到位、适时调整”的原则,逐步实现按成本收费,从根本上解决扬水工程运行管理经费不足的问题。
  (四)科技支撑
  以红寺堡水务局为牵头单位,负责农村水利的规划、设计、指导和监督实施,保证工程建设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根据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规划,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益,统一规划,集中连片,规模开发;集成组装各种技术,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节水、优质、高效农业相结合;与改善农村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相结合,与乡村道路等其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水务局抽调技术骨干,积极开展新技术,新材料、新成果的研究、示范和推广,为项目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玻璃钢夹砂管在市政工程中的设计及应用
下一篇:浅谈我国高等级公路软基处理研究现状与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6-5 10: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有奥鹏论文格式模板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87

帖子

523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31
发表于 2022-3-13 14:45:46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建电大形考作业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