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砀山桃树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及防治策略

[复制链接]
查看: 764|回复: 3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88
发表于 2020-5-29 16: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 近年来,由于种植结构、栽培和气象等因素的影响,安徽省砀山县桃树主要病虫害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调查,分析了砀山县桃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发生演变的特点和影响发生演变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以农业防治措施为基础、充分发挥物理防治措施以及科学用药等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桃 病虫害 发生动态 防治策略
  安徽省砀山县地处黄河故道地区,栽培桃树历史悠久,2011年桃树栽培面积达1万hm2,产量达38万t。近20年来,随着果业结构的调整、栽培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的不断改进、气候的波动等原因,致使桃园主要病虫害的结构和发生特点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为进一步提高桃树病虫害防治的科学性,我们对当地桃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持续、深入的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桃树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
  1.1 一些主要病虫得到明显控制
  (1)叶螨类20世纪90年代以前,主要使用三氯杀螨醇、三氯杀螨砜等杀螨剂防治果树叶螨类害虫,这些药剂的长期使用使叶螨类害虫对其产生了抗性,其防治也成为难,所以常常因叶螨类害虫为害造成桃树早期落叶。20世纪90年代以后尼索朗、噻螨酮、哒螨灵、四螨嗪等杀螨剂被推广和普遍使用,这些药剂不仅杀螨效果好,而且药效较长,又不杀伤螨类的天敌;再加上阿维菌素被广泛用于防治桃潜叶蛾、梨小食心虫、山楂红蜘蛛等害虫,目前砀山县桃树山楂红蜘蛛、二斑叶螨等叶螨类害虫的虫口密度一般较小,已降为次要害虫。
  (2)桃蛀螟桃蛀螟是杂食性害虫。寄主有向日葵、玉米、桃等,20世纪80190年代桃蛀螟在黄河故道地区危害较重,为桃树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平均虫果率1%~12%。2000年以来随着梨、桃等果树的规模化发展,砀山地区果区内很少种植玉米、向日葵等桃蛀螟的中间寄主,目前该虫在砀山县桃园的危害基本得到控制。
  (3)桃蚜20世纪90年代以前,桃蚜是桃树上的主要害虫,防治桃蚜一般使用氧乐果等有机磷杀虫剂,杀死蚜虫的同时大量杀死了蚜虫的天敌,致使蚜虫类为害猖獗,重发园片严重影响桃果的产量和质量。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广大果农基本掌握了桃蚜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特别是吡虫啉、啶虫脒的推广和使用,这些药剂不仅对桃蚜的杀伤效果好,还保护了蚜虫的天敌,目前蚜虫的危害基本得到控制,在一般年份桃蚜已为次要害虫,但在疏于防治和用药不当的情况下仍可以造成较大危害。
  (4)桃疮痂病20世纪90年代以前,在桃树生长前期,果农习惯不见病果不喷杀菌剂,导致多雨年份往往桃疮痂病危害严重,降低了桃果的品质和商品价值。近年来由于防治桃疮痂病特效内吸性杀菌剂苯醚甲环唑的普遍使用,目前桃疮痂病基本得到控制。
  (5)桃红颈天牛20世纪80-90年代,10年生以上的桃树树干多被桃红颈天牛为害,缩短了桃树的经济寿命,使得多数桃树的寿命不超过15年。现在桃树上推广枝干涂白、人工挖天牛幼虫、 -9月人工捕捉天牛成虫等综合防治措施,大大减少了桃红颈天牛对桃树的危害,延长了桃树的经济年限。
  ( )茶翅蝽近15年来,随着砀山县果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大减少了小麦、大豆等作物的种植,并且在桃树及其他果树生产上推广了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致使茶翅蝽的虫口基数逐年减少。
  1.2 部分常发性病虫危害加重
  (1)桃褐腐病和桃炭疽病在21世纪以前,桃褐腐病和桃炭疽病还不是桃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由于以防治桃疮痂病为主而使用的苯醚甲环唑对桃疮痂病的防效较好,但对桃褐腐病和桃炭疽病的防效不理想,再加上近年来夏秋季节降水量偏多,空气相对湿度大,适宜的温度及持续的阴雨天气给这2种病害的发生提供了非常合适的条件,同时果农过分追求桃产量,栽植密度越来越大,果园地面的覆盖速度和程度迅速扩大,桃园的郁闭现象越来越重,致使桃炭疽病和桃褐腐病的发生逐年加重。2008年重发园片桃褐腐病病果率高达30%,桃炭疽病病果率为1 .5%。
  (2)梨小食心虫近年来随着桃树的栽培面积逐年扩大,桃、梨混栽现象逐年突出,再加上雨水的增多,为有转主为害习性的梨小食心虫提供了充足的食源和较好的生态环境,梨小食心虫的危害逐年加重。在20世纪80-90年代,该虫被视为梨树上的主要害虫,其第1代、第2代在桃树上蛀食为害桃树的嫩梢,第3代以后转移至梨上为害梨果。近年来由于桃树面积的扩大和晚熟桃大面积的发展,占有较大比例的第3、第4代梨小食心虫继续在桃园为害桃果,出现了部分梨小食心虫整年都在桃园为害的现象。
  (3)苹果小卷蛾近几年苹果小卷蛾已逐渐上升为砀山县多种果树的主要害虫,2009年春季在果树病虫的测报过程中发现30%的桃园新梢受害率超过30%,部分园片果实受害严重,其中失去商品价值的占5%。分析主要原因是近几年桃树面积逐渐增大,大量的嫩芽幼叶为苹果小卷蛾提供了充足的食料,促进了该虫的生长繁殖。
  1.3 一些次要性和偶发性病虫危害日趋严重
  (1)绿盲蝽2000年以前,绿盲蝽在砀山县果园虽有发生但数量极少,进入21世纪以后该虫的危害逐渐加重,绿盲蝽是一种杂食性害虫,不仅为害多种果树、蔬菜,还为害园间地头的藜、苋、蒿等杂草。近几年由于部分劳力外出打工,致使一些荒废地段杂草繁盛,甚至园间地头也是杂草丛生,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绿盲蝽的发生与危害。该虫在桃树上刺吸顶梢幼叶,常致顶梢幼叶穿孔;桃果实被其刺吸后,果实表面出现开口流胶,产生一个个稍凹陷的干痂。目前绿盲蝽已逐步上升为主要害虫。
  (2)桑白蚧在不同年份,桑白蚧对桃树的危害程度不同,由于桃采收后不再对桃园施药,有些桃园局部枝干布满了桑白蚧的若虫,一旦遇到干旱年份,桑白蚧有蔓延的趋势。
  (3)桃一点叶蝉近几年桃一点叶蝉往往于秋季在桃园大发生,除与它的发生规律有关外,也与许多果农只注重前期管理、轻视后期管理分不开,有些果园在果实采收后便不再进行害虫的防治,致使部分桃园桃一点叶蝉肆虐成灾,使桃树提前落叶。这种危害虽然对当年的产量影响不大,但可严重影响树体的贮藏营养,导致第2年桃树不能正常开花、结果。
  1.4 一些存在潜在危险的病虫不容忽视
  (1)桃细菌性穿孔病该病的发生与天气关系密切,病菌只有在叶片上有水时才能从叶片的孔口侵入,所以干旱的年份该病的发生很轻,但在多雨潮湿的年份该病的发生就重,发生严重时可造成大量落叶。2008年个别重发园片病叶率达30%。
  (2)桃潜叶蛾 该虫的发生程度与天气关系很大,如5、 月空气湿度大、降雨多,桃潜叶蛾的发生就重,干旱年份则发生轻。桃潜叶蛾以幼虫在叶肉内取食形成弯曲潜道,影响叶片光合作用,致使叶片破碎,提前脱落;成虫有转移为害的习性,如果控制不及时,会严重影响树体生长及当年和来年的产量。近几年由于阿维菌素的推广和使用,桃潜叶蛾目前发生            较轻,但也有少部分管理较差的果园发生危害和蔓延,如遇适宜的条件,桃潜叶蛾仍是桃园有潜在危险的害虫。
  2 防治对策
  2.1 加强农业措施的基础地位
  (1)积极推广健康栽培秋冬深翻土壤,及时排水,多施有机肥,避免多施过量氮肥,增强树势,果园行间选种低秆作物或绿肥,及时中耕锄草,降低果园湿度,精细修剪,疏除过密枝条,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合理负载,以增强树体的抗病能力,改善果园生态条件。
  (2)清除越冬病虫源由于桃树病菌主要以菌丝在病僵果和病果脱落后残留下的果台及病枝上越冬,因此秋末冬初清除落叶、落果、剪除病枝是降低其初侵染源的有效措施。配合冬季修剪,认真细致剪除树体上的于枯枝、干枯果台及病僵果,疏除多余的发育枝等是减少桃炭疽病侵染源的重要措施。
  (3)休眠期喷铲除剂于花芽萌动前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可有效铲除桃树越冬的病虫源。
  (4)生长季节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虫果是减少侵染源的重要方法桃树谢花后,即越冬代苹果小卷蛾为害初期(这个时期树上的叶片稀疏,虫苞很容易被发现),采取人工摘除虫苞便能获取令人满意的效果。组织人力及时摘除被梨小食心虫蛀害的新梢,要特别注意刚刚萎蔫的新梢,通过摘梢可有效控制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和危害。根据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和为害特点,全年防治的重点应放在为害较整齐的第1、第2代上,4月底至5月初和5月底至 月初分别是第1代和第2代梨小食心虫幼虫为害盛期。人工锥杀桃树枝干上的桃红颈天牛幼虫(注意有鲜虫粪的蛀干)。
  2.2 充分利用物理措施控制病虫的危害
  (1)性诱剂或糖醋液诱杀根据害虫的趋化性,利用性诱剂、糖醋液等诱杀害虫,这种方法对梨小食心虫等害虫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2)性诱剂迷向利用性诱剂迷向法防治害虫就是田间使用大量的昆虫性信息素,使果园空气中弥漫性信息素的气味,能够明显干扰成虫的正常交尾,减少害虫后代的虫口密度,从而达到防治目的。2009年我们在砀山果园场进行了梨小食心虫迷向防治试验,用量为每  1m2桃园用迷向丝33根,每根含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240mg,防效很好。
  (3)推广和使用频振式杀虫灯。
  2.3 搞好预测预报
  全面做好系统调查和大面积普查。在砀山县园艺场、果园场及各乡镇设立10个病虫害监测点,系统调查每5天1次,普查每10天1次;及时掌握病虫信息,根据历年病虫的发生规律和天气情况预测当年病虫发生情况,制定防治措施,及时发布预测信息。
  2.4 生长季节化学防治
  目前桃褐腐病、桃炭疽病、梨小食心虫是桃树病虫防治的重点,且贯穿整个生长季节,不同生育阶段兼治重点略有不同,春夏季的兼防重点有苹果小卷蛾、桃潜叶蛾、绿盲蝽、桑白蚧、红蜘蛛等;夏秋季的兼防重点有桃一点叶蝉等。
  对病害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喷药间隔期和杀菌剂的种类可视天气情况、病害发生情况和用药种类而定,晴天每隔10-15天喷1次药,阴雨天每隔1-10天喷1次药。一般雨前喷保护性杀菌剂(如代森锰锌、克菌丹等),雨后喷内吸性杀菌剂(如甲基硫菌灵、苯醚甲环唑等),二者交替或混喷效果更好。防治害虫时选择残效期短、低残留的农药品种,从而保护和利用天敌,提倡推广专一杀螨剂和特异性杀虫剂。如防治红蜘蛛时,使用哒四螨、尼索朗等专一杀螨剂,防治鳞翅目害虫时,使用除虫脲或灭幼脲等特异性杀虫剂均可最大限度地保护天敌。在害虫最薄弱时间用药,如在梨小食心虫和桃蛀螟卵初孵化高峰期用药,在农药使用剂量较低的情况下就可最大限度地杀死害虫。2010年砀山县桃树病虫周年防治历见表1。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辽宁营口苹果疫腐病发生调查
下一篇:苹果轮纹病病原菌孢子田间释放监测方法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5-29 16: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论文查重通过率是多少啊,有知道的同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71

帖子

520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07
发表于 2022-3-12 16: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2333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48

帖子

517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173
发表于 2022-3-14 03: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医科大学作业可以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