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复制链接]
查看: 657|回复: 3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88
发表于 2020-5-27 19: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及与国际社会的接轨,英语教学活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中国英语教学的现状出发,指出我国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办法,让英语真正的为我所用。
【关键词】: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 多媒体
  
  一、中国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英语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为中国人所认识,学习英语的热潮也不断兴起。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的英语教学在总体上还存在着学而难用的现象,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新形势、新要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英语教学长期割裂“语法性”和“可接收性”的关系
  我国长期的英语教学中,“语法性”备受重视,而“可接收性”却没有真正贯彻到英语教学的实践中,这最终造成学生交际能力的低下。许多学生从初中一年级,甚至从小学开始学习英语,一直学到大学。甚至到硕士、博士,却在简单的日常交际中表现出不相称的英语运用能力。“哑巴英语”、“聋子英语”成为我们英语教学的写照。
  (二)英语教学缺乏师生的互动,教材内容不能很好体现实际的语用环境
  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一直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语法、词汇的传授上,对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由于教学重点放在知识的传授上,师生都将英语作为一门学科来教授和学习,缺少学是为了运用的意识,久而久之则容易产生出英语教学的“老三样”――教授单词、语法和课文。单词教读音、句型反复操练、语法讲规则、课文逐字逐句翻译。诚然。语言学习离不开掌握该语言基本要素这一环。“语法性”是语言交际能力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主要方面。有效的语言交流是不能缺乏“语法性”的。但是,语言主要是作为交流的媒介,学习语言的目的最终也是为了进行有效的交流,只是围绕语言知识的传授来进行教学的教学方法难免枯燥,我们常常看到教室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课后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英语,到头来在实际的语言交流中还是不知所措,绝大部分大学生在各自得专业学习中不能运用英语查阅文献、撰写论文、翻译文稿、进行对话。
  教材内容不能很好地体现实际的语用环境也是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教材是教室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是该学科教学目的的具体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与国外合作或直接引进欧美原版教材作为教学教材。这类教材语言地道,语言和文化结合自然,是掌握英语的好教材。同时,我国英语界又配合英语教学编写了不少相关的介绍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资料,这些资料在让学生掌握纯正英语的同时,又同步了解了英语国家的文化。然而,我们的教材在引进的同时却忽视了另外的两方面:一是忽视了中国文化的介绍;二是教材没有完全体现不同学科的特点。英语学习一方面是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了解,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将英语作为交际的媒介,就其他学科和领域知识展开交流的学习过程。近年来,我国的各类英语教材中“用英语谈中国”的比例在下降,以致学生用英语表达方式,造成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空缺”;同时,英语教材只被当作语言学习的教材,运用于英语教学过程中。教材所涉及的其他学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无法满足实际交流的需要,学生从课本上学到的语句在实际的生活中要么难以得到运用,要么根本就从书本上找不到相关的表示方法,学与用的脱节现象较为突出。
  (三)评价体系产生误导,教师培训机制有待改善
  长期以来。对学生英语水平的评价大都以书面英语知识的考察为依据,而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又直接关系到学校英语教学质量的评价。结果,教师、学生都围绕着考试分数的“指挥棒”转,对学生的其他英语能力,如实际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实用写作能力等,缺乏评价和考核。虽然这种状况在目前已经有所改善,但在教学评价体系中尚缺乏有效的、极具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这种评价体系对学生与教师都产生了误导,使得我国的英语教学事倍功半。
  我国的英语教师绝大部分是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我国教育体制上多年来实行的是苏联的较为细化的专业划分体系,因此。他们在校期间大多数接受的是偏文科的英语培训,教师的知识结构相对比较单一。对其他学科如数学、物理、生物、美术、体育、历史的发展缺乏跟踪和了解。这就导致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存在与时代的发展脱节和滞后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必然“传染”给学生,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解决英语教学中存在问题的途径
  
  鉴于上述原因,我国的英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学与用的“落差”必须降低,否则很难适应国际化的要求。入世后的中国需要有大量熟练使用英语的专家和普通劳动者,他们将承担起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国际合作和信息交流的历史重任。为此,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改革,以降低学与用的“落差”。
  (一)重新确立英语教学的目标,改革英语教学的评价体系
  在世界范围内,英语教学法先后经历了从翻译法到听说法再到交际功能法的演变。这一演变过程说明英语教学从单纯注重孤立的语言知识的传授逐步转向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因此,顺应世界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确立以培养熟练得语言运用能力为核心的新的英语教学目标至关重要。否则,我们的英语教学永远也跟不上时代和世界前进的要求。学与用的“落差”将成为困扰英语教学的永久性难题。
  英语教学目标的重新确立。需要相应地改革英语教学评价体系,尽快制定以衡量英语运用能力高低为主要评估标准的评价体系,使英语教学的改革真正有章可循。
  (二)改革教学方法,实行适合学生理解水平的双语教学模式
  20世纪80年代中期,英语教学界出现了一种将英语学习融入各学科教学和学生感兴趣的课外活动中的新模式――语言与内容相融合。“语言与内容相融合”的新模式体现在教学中,就是将英语学习与部分学科学习相融合,以英语作为学习这些学科的教学语言,让学生在获得学科知识的同时,“习得”英语。
  当然,“语言与内容相融合”的双语教学模式应该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理解能力。因此,采用适合学生理解水平的双语教学模式既兼顾了语言学习和学科学习,改善了英语学习的环境和固有方式,又为高校的英语教学克服学与用的“落差”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三)引进和编写适合新的英语教学模式的语言教材和专业教材
  降低学与用“落差”。适应中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式,应该加快编写和引进高质量的、切合教学实际的语言教材和专业教材。民族文化与英语国家文化有机结合的语言教材不仅可以降低由于外来文化干扰造成的“文化休克”。而且可以弥补由于不知如何用英语描述本族文化而造成的表达“空缺”;优秀的专业课教材可以为学生学习英语打开一扇崭新的大门,使学生在学习各学科知识的同时也领略到语言在不同场合下的使用原则,从而使学生在认知发展的同时“习得”英语,从根本上克服学与用的“落差”。
  (四)推行新的教师培养模式,培养能够胜任双语教学的优秀教师
  近20年来,语言学家已经注意到课堂内学习成功者成功地产出在一定程度上与教师所用语言以及课堂中的相互作用有关。双语教学要求教师不仅掌握英语知识,有出色的英语运用能力,而且还要有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和相关的教育理论知识。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目前已经开展双语教学的高校来看,缺乏优秀的师资是教学中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因此,改变教师培养的旧模式,推行语言学习、学科知识学习和新的教育理论知识学习并重的新的教师培养模式已是解决学与用“落差”的当务之急。
  (五)采用网络、多媒体等高科技的教学手段进行英语教学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是21世纪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图、文、声并茂的多媒体教学,弥补了现代教学模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动态感方面的不足,它通过提供一个针对性很强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准确地理解语言意义,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符合英语教学的特征;而网络技术又为分享教学资源提供了可能。从率先将网络和多媒体引入到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看,网络、多媒体技术是现代英语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总之,解决学与用的“落差”,迎接新的挑战,是当前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在确立学以致用的英语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对教学评价体系、教学模式、教材、教学手段和教师培养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努力将我国英语教学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高职英文写作技能培养路径探析
下一篇:介词的教学策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5-27 19: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支持期刊论文发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47

帖子

532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321
发表于 2022-3-13 13:5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电大形考作业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37

帖子

545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55
发表于 2022-3-14 15: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南开大学作业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