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经济责任审计控制对策的研究

[复制链接]
查看: 806|回复: 2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712
发表于 2020-5-27 17: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随着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全面深入的推行,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防范已提上各级审计部门的议事日程,研究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及控制措施,对于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以及促进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控制;对策
  
  经济责任审计是由政府审计机关接受国家干部管理和监督机关的提请或委托,对各级地方党委机关领导干部和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事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任职期间履行国家受托经济责任过程进行的监督和履行结果进行的评价。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项新的审计监督形式,对规范与制约各级领导者特别是一把手的经济行为,已经发生了强有力的良好影响。但是,由于上述原因所导致的审计风险,在审计过程中已经客观存在。因此,如果我们不充分重视这些风险,并将这些风险降低至最小程度,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就可能制约经济发展,从而给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控制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一、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相关法规、制度
  
  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相关法规、制度,制定操作性强的审计具体实施办法,其中关键就在于要使审计内容、操作程序、方法体系、评价结果的应用以及部门协调等方面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还要尽快修改、补充、完善有关法律、法规,理顺各相关法律、法规的关系,制定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细则。一方面从法律上明确审计人员执法的权限,加强审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建设,减少审计工作和审计判断的随意性。另一方面从法律上明确被审单位和被审责任人义务和责任。在良好的法律环境中,审计风险就有可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二、严格履行相关的审计程序
  
  审计程序是为了保证审计质量而制定的必须经过的法定工作顺序。而程序的违背和遗漏将严重影响审计的效果,增加审计风险。在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审计法》规定的审计程序,切实履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审计程序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审计准备阶段
  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计划的下达,即意味着审计委托关系已经成立,审计机关就要对审计计划的实施做好准备。审计工作的准备工作做得充分就有利于降低审计风险。我们在准备阶段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防范、控制审计风险:
  1、做好审计前的培训工作。在审计小组进驻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取证以前,审计机关要在明确审计任务对审计人员合理分工的前提下,认真分析审计工作对可能遇到的问做好充分的估计;然后对可能遇到的问题归纳,并制定应对的办法。
  2、制定好审计实施方案。审计实施方案是对每一个具体审计项目的总体安排,是控制审计工作程序和步骤、评价审计工作进度和质量的依据。科学合理的审计方案,不仅能控制审计工作的程序和步骤,还可以通过提高审计质量来控制审计风险。
  (二)审计实施阶段
  审计实施阶段是审计人员具体执行审计业务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容易发生审计风险,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措施防范和控制风险。审计人员在审计取证的过程中要严格的遵守审计法规,并按照审计准则办事,这是对审计人员的最基本的要求。同时在取证的过程中,我们要严格按照审计实施方案规定的审计步骤,审计内容、审计实践,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并取得相关的审计原始证据,为审计意见提供可靠的证据,证据的真实可靠是降低审计风险最有效的措施。
  (三)审计终结阶段
  审计终结阶段是审计人员撰写审计报告,征求审计单位意见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具体内容有:
  1、撰写审计报告。审计报告的撰写要严格按照审计准则规定以及审计委托人的要求。在撰写的过程中要做到的是审计报告的内容要完整、公正客观、准确。
  2、征求对审计报告的意见。征求意见可以在审计程序上降低审计风险。
  3、严格审定审计报告。审计小组出好审计报告后,审计机关应该制定专门的机构对审计报告内容进行审定。审计报告的质量问题也是形成风险的原因之一。所以我们在对审计报告的复核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审计证据是否充分。②审计意见是否客观公正。③在审计取证的过程中有无违反操作。
  
  三、提高审计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及素质
  
  审计人员素质高低是防范审计风险的关键。而经济责任审计的高风险属性,则要求审计人员具备更高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有了过硬的思想作风和业务能力,掌握审计方法,审计质量才会有保障。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提高审计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及素质,从而降低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
  (一)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通过素质教育使审计人员认识到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与此同时还需要审计人员树立依法审计、客观公正、各尽职守的职业道德。
  (二)注重审计风险的教育,提高审计人员防范风险的意识。其实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存在于每一个审计过程中,如果不能有效防范和控制,审计人员就要承担责任风险。而且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是可以防范的,如果我们能够加强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教育,使审计人员充分认识到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存在,在以后的审计工作中做到依法审计,提高审计质量,就能够规避审计风险。
  (三)进行素质教育,加强审计人员基础知识的培训。审计人员应当具备计算机知识、法律知识等,并且要熟悉经济责任有关的法规制度。只有通过不断的培训和学习,才能使每个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都能以扎实的业务知识做后盾,以法律、制度、规定为依据,圆满地完成审计任务。
  (四)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增强审计人员的责任感。我们可以建立审计质量分级负责制度。这个制度要求审计人员对自己所审计的范围和内容负责;审计组长对审计报告、审计工作底稿及审计证据的复核责任等,同时还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在审计的过程中如果审计人员出现了错误,我们可以依据责任追究制度,对审计人员进行处罚。通过实施责任追究制度,可以增加审计人员的责任感,使他们在审计的过程中能尽职尽责的开展工作。
  
  四、建立相关性强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是审计机关在审计信息资料真实性、被审计的经济行为合法性的基础上,客观公正地评价被审计人的业绩和功过,对其应当负有的经济责任尽心界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包裹对经济责任情况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的评价,他是经济责任审计的核心内容。
  加快建立规范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和实施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已成为当前防范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关键之一。而建立评价体系应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当体现相关性原则。我们在制定审计评价标准和指标评价体系时,要根据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分部门、行业,建立符合各自特点的具体评价标准,使审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第二,为了避免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随意性,使评价与目标一致,就要明确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范围;第三,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应该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尽可能与财政部门颁布的相关经济指标保持一致;第四,做到审计评价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不偏不倚,能如实反映被审计者的经济责任和业绩,尽量避免因为评价不当而引发的风险。
  
  五、有效利用其他类型审计的工作成果
  
  对企业领导人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财务报表一般已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因此,经济责任审计中对财务收支审计真实性、合法性的评审应当充分利用社会审计的工作成果,以提高效率、降低风险。而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国际审计和企业内部审计对社会审计工作成果的利用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是审计机关可以将经济责任审计的部分工作委托给社会审计执行,以弥补审计资源不足的缺陷;二是利用社会审计的结果资料。审计机关应当与相关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沟通,在了解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及专业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有针对性的审计程序。
  另外,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机制,实质上是对企业所属分支机构、企业内部各部门,以及相关经济责任者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审计。国家审计机关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时,可以要求内部审计部门承担一定的审计任务,同时应当加强对内部审计的业务指导,协助企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和制度,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相对独立性和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少军,《经济责任审计的控制》,《审计月刊》,2001年1月;
  [2]王艳生、刘亚秀,《完善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对策建议》,《经济师》,2009年12期;
  [3]张洋,《我国政府经济效益审计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改进对策》,《中国证券期货》,2010年09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现代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的评估与开发
下一篇:关于环境管理会计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5-27 17: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支持期刊论文发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26

帖子

529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90
发表于 2022-3-13 01: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大广东开放大学形考作业可以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