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R5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12-3183(2011)12-0384-01 【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阵发胜房颤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将58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卡托普利,两组均服用半年。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P>0.05),雅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维持窦性心律比较,9个月与12个月时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胺碘酮联合卡托普利长期应用控制阵发性房颤疗效好,能提高窦性心律维持率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阵发性心房颤动 胺碘酮 卡托普利 心房颤动在中老年人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现象。该病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其发病可致使心脏排血量下降和血管栓塞,及出现心悸、头晕等系列症状.目前治疗对该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法。近年有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类药物可减轻房颤时心房解剖及肌电重构[1],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本研究选择我院58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予以胺碘酮联合卡托普利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3月-2010年2月我院收治的阵发性房颤患者58例。其中男33例,女性25例,年龄52-15岁。所有入院患者均经询问了解有基础心脏病史,并进行超声心动图及动态心电图等检查.其中冠心病31例,高血压病22例, 风湿性心脏病3例,扩张性心脏病2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9例,两组年龄,性别等情况比较雅差异性(P>0.05)。 1.2 入选及排除标准 患者心房颤动发作次数>3次/年, 每年至少有1-2次经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证实.排除由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及电解质紊乱等造成的心房颤动。以及静息时心率过缓(< 5次/min),血压过低(<100/ 0mmHg)等情况。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乙胺碘呋酮口服,0.2g/次, 3次/d.1天后改为0.2g,2次/d,再连服一周.再改为0.2g/次,1次/d.治疗组除口服乙胺碘呋酮外再加用卡托普利,卡托普利12.5mg, 3次/d,5d后改为25mg, 3次/d,并根据血压逐渐加量至最大耐受量, 2组持续用药 个月,并观察其疗效。 1.4 监测指标 患者常规检查心电图、甲状腺功能及胸片等。自前两周每3天复查1次心电图,之后心电图每1-2周复查1次,同时做好其它各项检查, 如出现心律过缓(50次/每分钟)、甲状腺功能紊乱及谷丙转氨酶升高(>正常3倍)等情况,则立即停药。 1.5 疗效判定 显效:用药2-3周后不出现阵发性房颤及半年后动态心电图检查阵发性房颤减少90%以上及患者自觉心悸、气短消失。有效:阵发性房颤减少80%-90%及患者自觉心悸、气短明显缓解。雅效:阵发性房颤减少未达到80%及心悸和气短感觉雅变化。 1.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治疗两个月后共有3例因窦性心动过缓及Q-T间期过长停止治疗。其中有2例病人出现短时间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雅需减量其自行恢复。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P>0.05),雅统计学意义,见表1。两组患者维持窦性心律比较,9个月与12个月时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阵发性房颤控制情况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维持窦性心律比较[n(%)] 3 讨论 阵发性房颤(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也是引起心脏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房颤能导致心房的电重构和解剖重构,且窦性心律转复后又容易复发[2]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对房颤的治疗主张行射频消融术根治,但患者若有心房增大等基础性疾病,该治疗效果不佳,并仍有部分患者复发,且患者大多不愿手术及因为经济原因不能手术。其药物仍是治疗该病的最主要方式。 胺碘酮是目前最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能有效的抑制阵发性房颤的发生,对该病的防治的疗效并已得到公认[3]。但长期应用维持窦性心律偏低.近年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AngⅡ)是心房电重构的一个重要参与因素,其AngⅡ浓度增高可能会造成心房纤维化,构成房颤发生和维持的基础,但AngⅡ是怎样参与AER还需进一步研究。 AngⅡ抑制剂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抗心律失常药,但已有研究表明可以减轻心房的电重构和组织重构。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卡托普利、坎地沙坦)均可起到阻止或减轻的作用,现已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房颤的治疗。本实验结果表明, 两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在 个月时比较差异雅显著性(P>0.05), 而两组经治疗到9-12个月时,治疗组窦性心律维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