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法在大型飞机水上迫降研究中的应用

[复制链接]
查看: 435|回复: 0

2万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6393
发表于 2022-5-15 21: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


雅宝题库答案
****此区域为收费内容****    需支付 1 知识币后可查看,1币=0.01元查看答案


雅宝题库解析:
飞机水上迫降性能是适航审定中的一项重要验证内容,目前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甚少。飞机水上迫降是一类典型的物体冲击自由水面的非线性题目,采用传统的有网格数值方法模拟此类题目,必要的网格重构将耗费大量的计算时间,而且常常会发生网格严重变形与扭曲现象。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法(SPH)是一种纯粹的Lagrange无网格法,粒子分布具有自适应性,在处理不连续和大变形流动题目时优势明显,近年来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法研究飞机在静水面上的迫降特性,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        利用SPH方法模拟楔形体垂直入水冲击过程,研究了计算参数(SPH粒子间距、粒子近似理论和光滑长度等)对计算精度和效率的影响,给出了入水冲击题目SPH方法中的最佳计算参数组合,能够较好地给出冲击载荷和自由水面形状;将最佳计算参数组合应用于圆球垂直入水冲击过程的模拟,得到的冲击系数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2.        采用SPH法模拟NACA TN2929飞机模型的水上迫降性能,针对计算中SPH方法无法模拟气相从而无法模拟机身吸力的缺陷,创造性地提出了机身吸力修正模型,利用该修正模型计算的冲击载荷和飞机运动规律与NASA兰利水池实验的结果吻合较好。3.        利用SPH法和机身吸力修正模型开展ARJ21飞机水上迫降数值模拟,典型状态的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很好。研究了初始仰角、水平速度和下沉速度对迫降过程中飞机的俯仰角、垂向过载以及自由水面形状的影响规律,给出了最佳水上迫降姿态,为适航认证提供参考。





上一篇:基于MGNC系统的紧组合导航方法在云台控制中的应用
下一篇:煤燃烧火焰监测与污染气体排放预测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